当前位置:首页 >> 寻资讯 >> 新闻发布会
“贯彻十九大 开启新征程”专题发布会
保障改善民生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19 字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2月19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和移民办联合召开保障改善民生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三秋,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丁晓群, 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史文斌介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罗勇兵主持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罗勇兵(文颖 摄)

罗勇兵: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继续兴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根据中宣部通知要求和省委部署,我们近期连续举办“贯彻十九大 开启新征程”专题新闻发布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一共有5场,今天是第三场:保障改善民生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先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先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三秋女士,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丁晓群先生, 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史文斌先生,请他们来介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并共同答记者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赣媒体、境外驻赣媒体和省市新闻媒体,共计35家新闻单位。其中,手机江西台、江西手机报、凤凰江西等正在做融媒体直播。

  下面,先请省人社厅刘三秋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三秋 (文颖 摄)

刘三秋: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很高兴能和大家当面作些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十分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注,尤其是大家所作的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为全省人社事业的发展鼓了劲、助了威、添了力。下面,我就人社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改革创新,筑牢民生底线,使人民群众中有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群众不愁饭碗、业有所就的幸福感更强了。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6.7万人,近30万人通过就业扶贫实现就业;2013年-2017年11月份,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7亿元,扶持创业44.5万人次、带动就业212万人次。二是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群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安全感更强了。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19%、2%、7%、25%、3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2012年底增长6.9%。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收入728.9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近90%;累计结余1070.7亿元,是2012年期末的2.1倍,绝不存在待遇无法保障问题。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更强了。五年来先后3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1.4%;每年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2012年的月人均1514元提高到2017年的2151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民警察等各类群体工资收入均有明显提高。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的根本任务。具体到人社部门,就是要通过我们的细致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得更好、更有尊严,生活得更殷实、更加体面,既不为柴米油盐犯愁,也不为看病就医犯难,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奠定坚实基础。

  在就业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任务。我理解,“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是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三个字上做文章。一是扩。就是扩充就业岗位。重点围绕培育新动能、支持新业态发展,丰富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多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初步考虑,今后五年计划新增就业230万左右。二是促。就是以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明显。据测算,目前我省每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4人就业。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培育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下更大力气,鼓励和支持各类群体创业。三是护。就是护好重点群体就业。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实现就业,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在社会保障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我理解,就是人人都享有、一个不能少;服务一体化,城乡差异小;基金可支撑,待遇保障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摸底数。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目前我们正在对全省所有人员参保情况进行登记,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针对性措施,促进各类群体积极参保、持续缴费、长期续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的全覆盖。二是搭平台。搭建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统一社保服务清单和业务流程,打造线上线下相衔接的服务通道,努力实现“不进人社门、能办民生事”。三是推改革。持续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城乡居民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政策,实现制度基本定型。

  在收入分配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目标任务。我理解,只有工资待遇不断增长,腰包不断鼓起来,群众心里才更踏实,才更有条件过上美好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完善体现人力资本和劳动价值、促进机会公平、鼓励创新的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让群众手中增加更多的“真金白银”。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深化“两类改革”:一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落实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规范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落实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工资政策、专业技术类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工资政策、公安机关警务技术和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工资政策等。全面完成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任务。二是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所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健全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指导,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研究制定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办法,启动我省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理解,从第一资源到战略资源,更加凸显了人才的重要性。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力度,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了智力支撑和动力来源。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定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贯彻省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引进外国人才实施意见,认真抓好我厅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条”落地见效。加快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步伐,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二是聚焦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打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造就一支产业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全方位引进外国人才,集聚一批世界顶尖外国人才,吸引一批优秀青年外国人才来江西就业创业。三是加强人才服务保障。扩大人才公共服务供给,为各类人才提供均等化、专业化、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我就先和各位记者朋友交流这些,谢谢大家!

罗勇兵:谢谢刘厅长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请省教育厅叶仁荪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文颖 摄)

叶仁荪: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江西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一直以来,新闻界朋友们辛勤付出,为我们架起了一座和公众沟通的桥梁,为讲好江西教育故事、凝聚教育改革共识、营造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良好氛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各位记者朋友,向关心和支持江西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地位、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牢牢把握“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武装全体教育工作者,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赣鄱大地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要深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认识。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支撑。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必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当前,我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基础教育“城挤村弱”“大班额”、职业教育质量不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不强等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这些短板,用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要做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谋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想应着重从三个维度来思考教育改革发展。一是围绕“教育强国”来明确新思路。教育强国是十九大对教育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我们要以短板和问题为导向,实事求是地谋划新思路。二是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来明确新任务。中央要求,2020年全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离这个目标实现只剩3年时间。我们要对表对标,强弱项、补短板、调结构,加快推进江西教育现代化。三是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来明确新举措。紧紧扭住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双一流”建设、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等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努力提高教育贡献力和人民满意度。

  新时代,要找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路径。落实一个根本任务、扛起“两个责任”、做好三大重点工作、明确五大发展举措。

  落实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编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红色文化地方教材,充分挖掘各门课程德育内涵,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深入开展文明美丽校园创建,推动“双体验日”活动和“三联三创”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扛起“两个责任”,就是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政治家办教育、教育家懂政治的标准,抓好抓实中小学、高校及民办学校党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支部建在学生宿舍上”,使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牢牢扎根。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弛而不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做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勤学实干、清正廉洁的“四个表率”,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做好三大重点工作。围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一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完善教育资助制度,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二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制定我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校“放管服”、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考试招生制度等重大改革。大力实施数字兴教战略,以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三是落实人才强教措施。认真贯彻省委有关人才建设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明确五大发展举措,千方百计解决江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到80%。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试点,力争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以上,全省所有县(市、区)如期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三是普及发展高中教育。聚焦困难地区和特殊群体,组织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力争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四是优化发展职业教育。着力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打造一批深度融入我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五是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省政府将投入40亿元推进我省“双一流”建设。通过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贡献力。

  总之,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江西篇章,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罗勇兵:谢谢叶厅长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请省民政厅刘金接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文颖 摄)

刘金接: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对民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根据安排,我就民政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一个简要介绍。

  十九大报告中直接与民政业务相关的表述共有51处,省民政厅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着力健全“五个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政服务对象。

  一、着力健全“弱有所扶”的社会救助体系

  大力落实省政府民生工程中由民政部门负责的事项,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扶贫工作,助推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制定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举措。落实城乡低保按户保障、提高户均保障人数和常补对象比例要求,全面推行低保申报制改革,依法公开公平公正施保,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水平,确保“不漏一人、不出一事”。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衔接,探索县域内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推动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急难型困难群众实行“先行救助”。统筹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加大供养机构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提升失能护理服务水平。

  二、着力健全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体制改革,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县、乡、社区“三级联创”,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和能力。做好重大减灾科技项目建设,加快减灾救灾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识别、损失评估能力。抓好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推动农房保险扩面,提升备灾能力。着力抓好灾害应对、冬春救助、倒房重建工作,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贫困地区灾害救助力度,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情况。

  三、着力健全敬老抚幼助残的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做好公办养老院改造升级和区域性中心养老院建设,充分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准确界定公办养老院功能和定位,认真开展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医养结合试点,统筹落实好医养结合优惠扶持条件,支持养老院开设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或签订医养合作协议。扎实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快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进一步落实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落实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加快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快推进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布局和建设,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协调推进康复辅具产业加快发展。推行以设区市为主的区域性孤儿养育模式,进一步提升孤儿养育水平。推动各地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逐步将所有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和表彰奖励制度。深入实施《志愿服务条例》,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工作,发展壮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四、着力健全让退役军人受到尊崇的优抚安置服务保障体系

  根据国家部署和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完善优抚政策,继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落实有关优待政策。进一步完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措施,扎实开展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军人荣誉褒扬和激励制度,推动出台英烈荣誉保护和责任追究制度。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服务优抚对象中,推动建立覆盖所有优抚对象的服务网络体系。支持县级中心光荣院(楼)建设,推进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实现3000名以上优抚对象的县区有一所示范性的光荣院(楼)、每个市、县(区)均有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的合适场所。推动双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化国防宣传和双拥文化教育。

  五、着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认真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居)委会选举,切实做好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保障城乡居民民主政治权利。有序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基层协商,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监督和党建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社区治理以及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绿色殡葬奖补激励机制,加大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散埋乱葬坟墓治理,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弘扬文明节俭办丧新风尚。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罗勇兵:谢谢刘厅长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请省卫生计生委丁晓群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丁晓群(文颖 摄)

丁晓群: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党的十九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新高度,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发展,颁布了《“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全省公立医院彻底终结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以药补医”历史;医改考评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等次;健康扶贫经验在全国推广,考评列全国第五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评列全国第八位;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连续8年入选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的省份。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卫生计生领域也表现得较为突出,比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充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等,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依然光荣而艰巨。下一步,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健康江西建设各项部署要求,推动以医疗服务领域改革为主向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领域改革并重转变,以发展健康事业为主向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更好满足新时代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具体做到“七个坚持、七个着力”。

  一是坚持“三产融合”,着力加快健康江西建设。贯彻实施《“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建立完善健康江西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研究,健全完善大健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加快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食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养生等健康服务新业态。

  二是坚持“三医联动”,着力推进全面深化医改。启动实施以省为单位的综合医改试点,巩固完善取消“以药补医”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持续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开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8年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占比控制在30%以内,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0%以内,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控制在20元以内。

  三是坚持“三个覆盖”,着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大病救治专项、慢病管理持续、惠民措施深化、健康服务优化、扶贫能力提升、扶贫基础巩固六大行动,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全覆盖”。即确保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全覆盖、“一站式”结算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四是坚持“三体共建”,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省直公立医院新院建设,所有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2018年建成覆盖所有县(市)的远程医疗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全面推进医师区域注册,积极发展医学领先学科,组建临床重点专科协同体。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基层倾斜,打造县域医疗共同体,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五是坚持“三关前移”,着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加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计划,积极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城镇创建,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增6个国家卫生城市,达到全省城市总数的40%以上;新增60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达到全省县城、乡镇总数的5%以上。

  六是坚持“三观互动”,着力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组建江西中医医疗集团,加强热敏灸技术推广应用,探索组建热敏灸产业集团。积极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真筹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夏季峰会,开办“国医大师论道”论坛。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十三五”期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七是坚持“三项改革”,着力优化计生服务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推进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努力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计划生育服务改革、“多证合一”(生育服务卡、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母子健康手册等卫生计生证、卡整合)综合服务管理改革、“两检同做”(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优育服务改革,完善家庭发展政策,推动计生服务管理实现新转型。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罗勇兵:谢谢丁主任的介绍和发布!接下来,请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史文斌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史文斌(文颖 摄)

史文斌: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首先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江西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省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促进共享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瞄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取得新突破,迈出新步伐。经国家考核评估,继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后,再增吉安县实现脱贫摘帽,打造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样板,为全省全面完成当年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起到了有力有效的示范推进作用。预计今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可再脱贫50万人、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摘帽。

  下面,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介绍有关情况。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有6处,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份量最重、最多的。报告充分肯定过去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分析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中,明确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把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略的重要举措;将精准脱贫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着眼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明确部署,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坚持、两个注重、一个目标”,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指明了奋进方向。

  二、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部署的总体思路

  遵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的方向,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方针,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深度贫困、精准施策、均衡发展、脱贫标准,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和实施”工作机制,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和各级部门行业扶贫责任,统筹各方力量,强化督察考核,做到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

  三、下一阶段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安排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系统发力、重点突破、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全省脱贫攻坚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在“精、准、细、实”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一个目标。紧紧围绕“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按照年度脱贫计划,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确保2020年我省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成效和质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实施三大行动。一是发动春季攻势行动。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当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打响当年脱贫攻坚的开局起步战役。二是开展夏季整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狠抓整改落实。三是实施秋冬冲刺行动。坚持成果导向,对表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抓调度、保进度,倒逼当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三)突出五项重点。一是突出产业扶贫。把优势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解决“两不愁”和长效脱贫的根本之策,结合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和兴建就业扶贫车间、开发公益岗位等,确保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贫困户有能力做到“两不愁”。二是突出保障扶贫。围绕贫困群众“三保障”脱贫标准,在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基础上,推进健康扶贫再提升,筑牢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防线;推进教育扶贫再对接,强化教育资助政策落实机制;推进住房安全再落实,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扶持力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落实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措施。三是突出精神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并举,发挥帮扶干部的思想帮扶作用。深入推进贫困村“党建+”模式,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四是突出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围绕全省确定的269个深度贫困村,加大投入和帮扶力度,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向深度贫困村倾斜。五是突出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大贫困村整体提升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

罗勇兵:谢谢史主任的介绍和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答记者问。提问请举手,并作简要的自我介绍。谢谢!

央广网记者(文颖 摄)

央广网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强调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现在,随着国家“二孩”政策效应的释放,群众对学前教育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请问,江西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来满足群众的入园需求?

叶仁荪: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历来为人民群众所关心,也是我们一直要努力解决的教育短板。近年来,我省连续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省新增在园幼儿36.04万人,达到159.04 万人;新增幼儿园5553所,达到14071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2.27%,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但与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待相比,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普惠性资源仍然不足、公办园比例偏低、城乡发展不平衡。

  对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幼有所育”摆在突出位置,按照“扩公办、促普惠”的思路,确保到2020年,超额完成普及率85%、普惠率80%的“双普”目标。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推进工程,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各地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2500人以上行政村的公办幼儿园(或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另一方面,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落实《江西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扶持办法(试行)》要求,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质量且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

中国日报记者(文颖 摄)

中国日报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请问我们民政部门在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方面,今后有哪些具体安排打算呢?

刘金接:社会救助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主要有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坚决托住基本生活底线。着力完善低保制度,全面推行低保申报制改革;着力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大力提升失能护理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大重大疾病救助力度;着力完善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制度,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确保“不漏一人、不出一事”。

  二是坚决织密各项保障网络。大力完善社会救助“8+1”政策体系,在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做好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编密织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

  三是坚决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机制,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机制,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衔接机制,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江西日报记者(文颖 摄)

江西日报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元旦、春节将至,广大农民工朋友都很关心自己辛苦一年的薪水能否按时足额拿到手,高高兴兴回家过年。请问,在这方面,省人社厅有什么考虑和打算?

刘三秋:感谢您对我省人社工作的关注,更感谢您对农民工朋友的关心。确实如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往小说,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关系到一家老小的生计;往大说,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尤其是针对建筑工程领域这一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灾区”,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全过程监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从目前调度的情况看,今年的总体形势比往年要好。截至11月底,全省拖欠工资举报投诉案件数、涉案人数、涉案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9.1%、64.4%和42.3%,实现了三个明显下降。

  尽管如此,我们也决不敢掉以轻心,始终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作为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12月12日我们专门举行了以“冬日暖阳-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为主题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集中宣传活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春节前治欠保支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从快,迅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春节前,我们将联合住建、公安、发改委等12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实时掌握欠薪企业、欠薪人数、欠薪金额,做到欠薪问题不解决不销账。对拖欠过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进行重点检查,并要求其定期申报工资支付情况。二是从严,严肃查处欠薪案件。对恶意欠薪的犯罪行为,我们将与刑事司法机关衔接,予以严厉打击,始终保持对欠薪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对克扣、无故拖欠工资的企业,我们还将其列入“黑名单”,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限制,实施联合惩戒,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形成震慑。三是从长,建立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我们已经出台了《江西省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实现无拖欠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继续推广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模式,变事后追讨为事前预防,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让农民工拿到工资高高兴兴回乡过年。

  谢谢大家!

江西网络台记者(文颖 摄)

江西网络台记者:当前,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因病致贫返贫是重要原因之一。据我所了解,我省近期出台了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请您介绍一下其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丁晓群: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针对贫困人口先后实施了10种大病免费救治,累计救治患者85万余人,并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大幅减轻贫困患者看病就医负担。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从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精准识别再提升,动态核准核实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患病情况,力争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施策。二是兜底保障再提升,进一步提高大病补充保险筹资标准,目前赣州市提高到260元,新余市提高到230元,提升大病保险和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待遇,建立爱心救助再次补偿机制,确保所有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达90%以上。三是大病救治再提升,继续实施10种大病免费救治,积极推进肺癌、胃癌等15种大病专项救治,争取年底前,所有县(市、区)专项救治比例达到80%以上。四是慢病管理再提升,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电子建档率达到90%以上。五是基础体系再提升,积极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年底前建成覆盖25个贫困县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提升县域内疾病救治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支持245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项目,两年内全面完成贫困村公有产权卫生室建设。六是工作机制再提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健康扶贫各项政策落地。

南昌电视台记者(文颖 摄)

南昌电视台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请问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史文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方针,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落实和提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第一,坚持精准方略,把好“瞄准器”。下足“绣花”功夫,将“精准”理念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一是精准识别。严格按照建档立卡标准、程序,应进则进、应保尽保,实行动态调整,充分利用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能。二是精准对标。对照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在确保脱贫质量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制定年度减贫计划。三是精准发力。瞄准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人口136.38万人,聚焦269个深度贫困村,精准分析致贫原因,因村因户施策,加强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教育就学、卫生医疗、安全住房等各项政策有效衔接。

  第二,创新工作举措,打好“组合拳”。重点抓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增加收入与减少支出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和引导务工就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有能力“两不愁”。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扶贫再对接、健康扶贫再提升、安居扶贫再精准等,使贫困户减少支出性贫困诱因,实现“三保障”。二是坚持改善生活条件与提升生产能力相结合。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建设等,加大对269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支持力度,明确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给予优先安排。三是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并举,大力弘扬孝老爱幼、守望相助和勤俭持家、勤劳致富传统美德,加强移风易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第三,强化攻坚保障,筑牢“支撑架”。一是合力攻坚保障。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和实施”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部门的牵头责任制、市县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加强精准扶贫基层基础工作,并以社会扶贫网推广工作为抓手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扶贫。二是资金投入保障。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确保增幅达到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要求。加大涉农财政扶贫资金统筹整合推进力度,落实审批使用权限下放到县,通过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绿色通道”,优化脱贫攻坚工程项目审批环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政策机制保障。落实脱贫攻坚考核机制、精准脱贫退出机制和督查机制,促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到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罗勇兵: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相关材料已经印发给了大家,并提供了电子版。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会后可以向有关领导进行咨询或专访。预告一下,专题发布会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将于周四上午9:30继续在这里举办。

  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